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表皮生长因子和受体对胆囊癌形成的影响

来源: 2020/9/7 10:19:39      点击:
胆囊癌和胆管癌之间的差异


胆道癌可能带来惨淡的预后。通常理解癌细胞中的染色体畸变具有预后和治疗意义。细菌人工染色体(BAC)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可以促进高分辨率和灵敏度的细节分析。GBC和BDC细胞系在每条染色体上都有DNA拷贝数增加和/或缺失的异常,这有可能确定胆囊和胆管癌细胞系之间的遗传差异。


表皮生长因子和受体


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eta1)在肿瘤生物学中起重要作用。EGF和TGFB1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了这些生长因子的表达并影响了肿瘤的发生过程。在各种癌症中已经注意到EGF受体表达增加,并且已成为治疗干预的有用靶标。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GBC高表达(EGFR)是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EGFR途径为胆道癌合适的治疗靶标。吉西他滨与靶向这些途径的药物的组合给出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并且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因为EGF和HER-2 / neu拮抗剂已成功用于其他部位的腺癌,所以它们在胆管癌中的应用可能是有益的。EGF的过表达与EGF的拷贝数显着相关。HER2 / neu在这些肿瘤中的表达并不常见。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携带EGFR突变的肿瘤样本已经分析了一个或两个下游传感器的磷酸化。这表明患有胆管癌或胆囊癌的患者在酪氨酸激酶结构域中表现出EGFR的体细胞突变,其可以引发维持存活和增殖的细胞信号。可以进一步评估这些肿瘤对小分子抑制剂治疗的易感性。


炎症基因


长期存在的胆结石通常存在于65-80%的GBC患者中。还有人提出胆结石引起的炎症可能与GBC的发展有关。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和白细胞介素-1β(IL-1B)是白细胞介素-1基因座的促炎细胞因子基因,这些基因的多态性与各种炎症性疾病有关。影响炎症反应的基因变异可能导致胆结石和胆道癌。


mda-7 / IL-24在广谱人癌细胞中具有肿瘤抑制活性。使用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探讨腺病毒介导的IL-24(Ad-IL24)基因治疗对GBC-SD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腺病毒(AdV)介导的IL-24过表达通过刺激GBC-SD中的线粒体凋亡途径发挥有效的抗肿瘤活性,并且mda-7 / IL-24有可能成为靶向基因治疗的工具。 GBC的治疗。此外,发现IL-1RN和IL-1B的单倍型1 / C赋予患有胆结石的癌症患者中GBC的显着增加的风险,而由2 / C单倍型引起的更高风险具有临界意义。具有1 / C和2 / C单倍型IL-1RN VNTR和-511IL-1B C→T多态性的个体比胆固醇更容易发生胆结石GBC。